
不以疝小而不为—儿童腹股沟疝知多少
来源: 日期: 2021-12-12 访问量:
医生!医生!快来帮我看看宝宝,他哭闹后肚脐鼓起来了,这该怎么办呀?这是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三亚市妇女儿童医院小儿普外科门诊经常见到的情况。别急,现在我们一起去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脐疝俗称“气肚脐”,主要是由于脐部发育缺陷脐环未闭合、脐部组织薄弱,腹压突然增高(剧烈哭闹、便秘、咳嗽等),导致腹腔内脏器通过未闭合的脐环突出脐部的一种先天性疾病。
●得了脐疝怎么办?
这是大多数宝爸宝妈所关心的问题,有人说用硬币或者脐疝带把凸起来的“肉”压回去就会好了,更有甚者用小刀给“疝气”放气。这些都是不科学、不可取的。硬币或者脐疝带压迫会导致脐部反复摩擦出现皮损,反复摩擦还可导致脐环瘢痕形成而延迟闭合,小刀“放气”甚至会危及宝宝生命。
那该怎么办?不必过于担心,婴幼儿脐疝虽然看上去非常吓人,但危害却不大,宝宝安静后大多数都能接纳回腹腔。随着年龄增长,脐环逐渐闭合,大多数宝宝2岁左右能自愈。
●平时在家如何护理? 主要是尽量避免腹压增高,包括:合理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宝宝长时间剧烈哭闹(及时安抚宝宝)、如有咳嗽及时就医治疗咳嗽等。 ● 什么情况下该就医? 1.脐部凸起部位不能像平常那样自行消退,变硬、变红,宝宝长时间哭闹、呕吐、腹胀,这往往提示突出去的腹腔脏器(多数是肠管)不能接纳腹腔,时间久了会导致嵌顿坏死,需要马上就医,迟则可能危及生命。 2.2岁后脐疝尚未自愈,可到小儿普外科门诊就诊,由医生根据情况决定是否手术治疗或继续观察待自行愈合。



书记信箱
院长信箱
书记信箱
关闭
院长信箱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