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挤眉弄眼”可能是干眼症
来源: 日期: 2020-10-15 访问量:
(本报记者 卢智子)国庆中秋假期,很多市民纷纷选择宅在家里,不出门、不聚会,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就成了重要的娱乐和交际工具。刷剧、刷新闻、打游戏、上网课……一下就熬到了深夜,熬红了眼、熬干了泪。
然而,看似轻松而又舒适的生活节奏,可能招来大麻烦。10月12日,记者走访三亚市各医院了解到,近期干眼症高发,而这“锅”电子产品得背。眼科专家提醒,若眼部有干涩、异物感、烧灼感、痒感、畏光、充血、痛、视物模糊易疲劳、黏丝状分泌物等信号,可能是“干眼”找上门了。
市妇幼保健院医护人员在为小患者检查眼睛。本报记者 卢智子通讯员 黄毅 摄
A 事实:女童“挤眉弄眼”一查是干眼症
上网课、玩网游,眼睛健康每况愈下。三亚一女童宣宣(化名)今年刚5岁,最近她总感觉眼睛不舒服,易流泪,常“挤眉弄眼”……邻居见了念叨:这孩子小小年纪眼睛就爱眨呀眨的乱放电。
宣宣父母看着也着急,别不是孩子出了啥问题吧?于是陪着宣宣到三亚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经过医护人员专业的检查,没想到小小年纪的她患上了干眼症。
经医生和父母了解,原来是宣宣“双节”期间玩平板和上网课过多,户外活动过少诱发了干眼症。
“以往干眼症患者主要是成年人,但现在电子产品的大量运用,越来越多的孩子用眼过度,加之户外活动过少,这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孩子干眼症的发生。”市妇幼保健院眼科主任邓江云介绍,在接诊的干眼症患者中,儿童青少年越来越多,应该引起广大家长重视保护孩子眼睛。
B “背锅”:长时间宅家用电子产品“干眼”找上门
假期宅家,玩游戏、追剧等成了标配,各种油炸食物、快乐“肥宅水”也是轮番进肚……看似快乐的背后,有的人眼睛等身体部位却渐渐出现不适。
今年28岁的小李是某酒店前台服务员,“双节”假期三亚旅游热度持续上升,酒店宾客增多,小李看电脑时间随之增加,也因此常觉双眼疲劳、异物感、干涩,偶有刺痛……他在三亚市人民医院被诊断为干眼症。
“眨眼可将泪膜均匀地分布在眼表,避免或缓解眼睛干涩。”市人民医院眼科主任陈炳荣介绍,正常人平均每分钟要眨眼十几次,而长时间、近距离、专注地盯着电子屏幕,会让人不自觉减少眨眼次数,且眨眼质量也会下降,属于典型的不完全眨眼。这种不完全眨眼会导致眼球暴露在外时间变长,泪液蒸发,干眼随之而来,欲哭却无“泪”。
此外,假期常饮食不规律,易过多食用高脂、高盐、高糖食物,这也会导致睑板腺的分泌发生变化,无法形成合格的泪膜,眼表不够湿润,最终诱发干眼症。
C 治疗:早发现早就医不随便补“水”
“干眼患者越来越多,但很多人不以为然,就医意识较弱。”陈炳荣介绍,许多患者对干眼症的认知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往往选择自行滴眼药水,而市面上的眼药水也是五花八门,选择及使用不当还会耽误治疗,延误病情,甚至引发其他严重症状。
“久拖不治,也会造成不可逆的眼睛损害,严重的少数患者可致失明。”陈炳荣强调,干眼症要早发现早治疗,若变得“顽固”,带来的损伤日久则可造成结角膜病变。
邓江云提醒,儿童青少年必须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同时要均衡营养饮食,在做好防护的情况下适当增加户外运动。“若眼部有异常情况需及时到医院治疗,若长期置之不理,会导致病情加重,引发结角膜病变。”
转载《三亚日报》10月14日第5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