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普时间】夏至已过 做好防晒防暑让你轻松一“夏”
来源: 三亚妇幼保健院 日期: 2022-06-30 访问量:
夏至已过,还有一个星期就是小暑。近期,我国天气的关键词是高温、潮湿和多发雷雨。6月28日,天气预报显示三亚最高气温达到34℃。
高温天气加火辣的太阳,给户外活动的人们带来了不小的身体压力,如果不注意,就有可能会被晒伤或引起中暑。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防晒和预防中暑呢?
气温升高,市民花式防晒防暑
天气预报显示,6月29日至7月1日,三亚全市多云到阴天有阵雨或雷阵雨,最高气温27~35℃。节节攀升的温度,让不少市民出门时做足防晒。
记者在街头看到,一些市民身着防晒服,头戴遮阳帽,脸上还围着遮阳面巾,再佩戴太阳镜-全副武装的防晒方式让人感叹:“这防晒工作做得确实“专业。”
屋内商场、街边商铺,空调更是给足了冷气,成为一些市民游客纳凉避暑的首选之地。树荫下围坐乘凉的市民游客也不在少数,当阵阵凉风吹过时,引得大家直呼“舒服”。
在泳池、海边,泡水消暑的市民游客也多了起来。“天气热,泡一泡水就感觉没那么热了。”入夏后,每天下午下班后到泳池戏水就成了市民蔡明伟的优先选择。
采访中,不少市民也分享了自己的防晒防暑小妙招:出行时除了涂抹防晒霜、备好太阳伞等防晒用品以外,食用冰镇绿豆汤和西瓜也成为消暑的不二选择。户外工作者则选择常备藿香正气水等药物以免中暑。
除了市民游客做足防晒防暑工作,三亚市政部门启动洒水车对沿途路面进行水雾喷洒,给城市“降温”。
防护要点,穿衣合适多喝水防护要点
市民游客防晒防暑招数花样多,但哪种更科学呢?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三亚市妇女儿童医院儿内科医生陈映敏介绍,做好防晒防暑工作的要点是:穿衣合适多喝水。
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要根据气温及时增减衣物,尤其是小孩和老人,体温调节能力低,容易“中招”。此外,夏天出汗多,一定要注意补充水分,以免脱水。
由于地理位置原因,三亚天气较热,对于有条件的家庭,可以用空调来调节室内温度,提高舒适度。但需要注意的是,空调温度不能过低,也不能直吹,还需加强室内空气流通,不要突然进出开空调房间。此外,还要定期清洗空调,这是保证健康的基础。
如果中暑了怎么办?
三亚市妇女儿童医院儿内科副主任医师蒋波介绍,先兆中暑与轻症中暑的治疗,应立即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或电风扇下,最好移至空调房,以增加散热,给予清凉含盐饮料,体温高者给予冷敷。重症中暑多见于户外工作者及夏季进行剧烈运动的人群,若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可能导致昏迷甚至死亡,除了降温处理,还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及时送医救治。
“有些游客中午十一二点时在海边游泳,裸露部位出现弥漫性红斑、水肿、密集性水疱并伴有剧烈性疼痛”。三亚天气多以晴朗为主时,云层较薄,紫外线辐射强,人极易受到紫外线照射,造成皮肤晒伤。对于光敏者应尽量避免日光曝晒,外出时注意防护,如撑伞、戴宽边帽、穿长袖衣服,使用防晒霜等。
精挑细选,合适防晒产品让你轻松一“夏”
使用防晒霜无疑是较好的防晒措施。但是,防晒霜种类繁多,市民到底该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防晒产品呢?
目前,常见的防晒产品主要是防晒霜和防晒喷雾,价格在几十元至上百元不等。
一家化妆品店的销售员陈女士告诉记者,防晒霜质地较为厚重,涂在身上较为粘腻,虽然防晒效果相较防晒喷雾要好,但是仍有不少消费者更青睐于防晒喷雾。
记者了解到,防晒产品能吸收或反射紫外线中可引起人产生急性皮炎(红斑)和皮肤灼伤的中波紫外线和可使皮肤变黑的长波紫外线。但不管是何种防晒产品,一般分为“化学防晒”和“物理防晒”。
化学防晒剂是化学性紫外线吸收剂,这类物质可选择性吸收紫外线从而起到防晒作用。物理防晒剂也称无机防晒剂,主要成分一般是二氧化钛和氧化锌,这类物质不吸收紫外线,但能折射、散射紫外线,用在皮肤上可起到物理屏蔽作用。
记者注意到,不管是防晒霜还是防晒喷雾,产品上都会有SPF字样。陈女士介绍,SPF是指防晒系数,表明防晒用品所能发挥的防晒效能的高低。一般SPF值越高,防晒时间越长,该产品对于皮肤的刺激也就越大。
“一般在办公室里,选择SPF15~25的防晒霜就足够了。而外出办事、逛街,最好选用SPF30以上的防晒产品,三亚紫外线更强,所以顾客选择SPF50的更多一点。”陈女士还提醒,由于防晒霜会因出汗、摩擦等逐渐失去作用,建议每隔两小时补涂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