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还孩子一双清澈的明眸?
来源: 日期: 2018-08-31 访问量:
新闻背景
(本报记者 张晓华)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我国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严重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这是一个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问题,必须高度重视,不能任其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示有关方面,要结合深化教育改革,拿出有效的综合防治方案,并督促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抓好落实。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新学期即将开始,不仅学校忙,医院也忙,来检查视力的孩子人数剧增。
8月29日中午12时许,市妇幼保健院眼科门诊室里仍挤满了前来就诊的孩子。“我家孩子放假前眼睛还没问题,眼看快开学了,发现孩子经常眯眼睛,看电视时总往电视机前凑,我不放心赶紧带孩子来看看。”李美的妈妈担忧地看着刚刚测完视力的11岁的女儿。
“过个暑假,近视度数又加深了。”不少家长吐槽。吐槽之余,满是痛心和无奈。三亚日报记者采访发现,经过一个暑假,学生们不正确、不规律用眼导致近视度数增加者不在少数。
现象:不少家长学生“配镜”忙
“用眼太多了,就怕她近视又加深,这不,果不其然一来验光又增了100度。”8月29日中午,解放路步行街对面的一家眼镜店内,家长张女士来给女儿取配好的近视镜。 张女士的女儿在海南中学三亚学校就读,开学上高一。这个暑假,她的女儿上了三个高中预科班,每天要完成不少作业,有时要写到晚上11点。
该眼镜店店员告诉记者,最近前来配眼镜的学生比较多,虽然没有专门做过统计,但每天店里都会接待这样的学生和家长。“每年一到寒暑假,特别是新学期快开学都是这样。”
市民郑先生的儿子在三亚丰和学校就读,开学上小学五年级。4年前,郑先生的儿子被查出患有弱视,视力仅0.2。4年间,郑先生带着儿子辗转多家医院。每次就医前,郑先生和爱人都得提前“做足功课”:准备病历本、以前的化验单、CT片,在网上搜索相关疾病常识,了解医院和医生、预约挂号等信息,有时候还得早早去医院排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几乎耗尽了孩子的玩耍时间与郑先生和爱人的耐心。经过不断寻医问诊,直到今年7月份郑先生儿子的视力才算恢复正常。
医院里的“小眼镜族”也在增多。市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刘忠鑫介绍,最近来医院就诊的小患者数量是平时的两三倍,他们大都是来看近视的。这部分小患者多是新学期快要开学,家长发现孩子斜着眼或眯着眼看书、看东西,才赶紧到医院检查的。
市妇幼保健院眼科主任邓江云平时每天接诊量也就二十多名,七八月份平均每天接诊人数超过50名。
走访:多种因素导致近视率高
“一二年级学生近视的不多,如果有,一般是先天性的。”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小学班主任说,她所带的班,一年级时候,只有两个孩子近视,到了二年级就变成了4个,真担心上了三年级这个数字会继续上升。
今年上半年,市卫计委、市教育局共同启动并实施了学生眼疾病筛查工作,对全市幼儿园及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年龄段3岁至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进行眼疾病筛查。从筛查情况看,全市中小学生近视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且上升趋势较快,近视发病率已从前几年的13.9%上升到30%。
邓江云介绍,孩子近视是多种原因综合的结果,其中,遗传是一个基础性的因素。如果父母近视,那么孩子患近视的几率比正常人要高不少。 在环境因素方面,青少年近视眼与近距离用眼过度、户外活动较少、紫外线照射量不足、睡眠时长不足、学习地点的采光和照明不合格都有很密切的关系。 除了遗传、用眼习惯外,体质、饮食习惯也与近视的发生有关,偏食、挑食、喜吃甜食和油炸食品的青少年近视眼发生率高。
苦恼:部分家长和学生不以为然
“后悔!后悔!”提起近视,正在读初三的小文苦不堪言。小文是从初一开始近视的,刚开始近视150度,现在已经升到450度。近视带来的痛苦,小文深有体会:经常眼睛酸痛;因为近视度数高,需天天戴眼镜,运动不便;早上起床洗完脸,四处找眼镜;正是“耍帅”的年龄,一副眼镜,影响美观。 小文说,其实早在他近视前,父母和老师就在他耳朵边上念叨过无数遍,要他注意用眼,但他不以为然,玩手机、看电脑,毫无节制,“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好好爱护自己的眼睛。”
“保护孩子的视力健康要 ‘趁早’,视物不清,会对孩子的身心成长有很大的负面作用。而且高度近视一旦形成,必然会导致眼球突出、眼睑松弛,同时还可以诱导失明的病变,如玻璃体浑浊、青光眼、视网膜脱落等等。”邓江云在多年的诊疗中发现,三亚一些家长在对孩子视力方面的重视程度不高,有的年轻父母在手机上下载一些小游戏,小孩子一拿到手机,立刻就会变得很听话,没想到父母的偷懒,让孩子早早成了近视眼。有的小朋友总是眯着眼睛看电视,还总用手揉眼睛,父母却没当回事,等到医院检查后才发现,孩子的近视已有300多度。
另外,有的家长发现孩子近视了,就直接带孩子去眼镜店配眼镜,这样做其实是不对的。因为如果验光师验的技术没有达到一定的资质,会导致验光不准确,配戴了不合格的眼镜,会造成眼球内成像失真、视物效果模糊,并加深度数,加重眼球疾患。邓江云建议要到医院做准确的医学验光配镜。
纠偏:别相信戴眼镜会加深度数
在对近视的认识上,不少市民还存在误区。对于不少人认为的“越戴眼镜,近视度数越高”,邓江云表示,实际情况和这个说法恰恰相反,“真性近视而不戴眼镜,视物模糊容易导致视物疲劳,只会让近视越来越严重。”眼镜是矫正近视最常见的方法,配戴一副合适的眼镜,可以使模糊的视网膜成像变清晰, 视物也不易疲劳,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可以控制近视的发展。很多孩子戴上眼镜后度数仍然加深,是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和缺乏足够的户外活动以及本身遗传因素造成的,不是配戴眼镜造成的。
还有人认为“戴眼镜时间过长会使眼球变形”。对此,邓江云解释说,真性近视度数进一步加深以后(主要是高度近视)会引起眼球突出,还有一些甲亢患者以及球后肿瘤也会使得眼球突出,和戴眼镜没有太大的关系。
提醒:对视力最好的帮助就是户外运动
“预防近视,除了控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间、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保障睡眠时间和营养外,对孩子视力最好的帮助就是多到户外运动,每天要进行不少于两个小时的户外活动。”邓江云表示,现在孩子更多时候是待在室内,无论是玩耍还是做作业,这无疑是导致近视低龄化的原因之一。而户外活动能更多地接触阳光,促进多巴胺的分泌,多巴胺能阻断眼轴的增长,减少眼轴发育过快的风险;紫外线也能增加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使巩膜变硬,同样对减缓眼轴增长有帮助。另外,更宽广的视野,对于眼球的发育也是大有裨益。“尤其是课间休息时间,孩子们一定要到教室外面放松一下”。
“一旦发现孩子有近视的倾向,一定要带孩子到正规医院进行正确的散瞳验光。”刘忠鑫也提醒家长,16岁以下初次配镜的儿童必须散瞳后验光,因为他们很可能存在假性近视,即由于长时间近距离学习造成的眼肌紧张,但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后可以恢复到正常状态。“散瞳验光会使度数更加准确,测准度数后再进行治疗。”
转载《三亚日报》2018年8月30日第5版


